秒懂帮

位置:首页 > 学前教育 >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

相传在五月初五那天爱国诗人屈原怀抱大石投入了汨罗江,人们为了不让鱼虾伤害屈原的躯体,纷纷用竹筒装入糯米投入江中,所以吃粽子就成了五月初五端午节的一大习俗。

吃粽子的习俗由来:

战国末期,楚国沦陷,屈原在被流放的途中内心非常悲愤,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屈原怀抱大石投入了汨罗江,江边百姓听到这一消息后纷纷划船追赶,想要将屈原的尸体打捞起来,但并没有打捞上来,于是人们为了不让鱼虾伤害屈原的躯体,用竹筒装入糯米投入江中,后来慢慢发展,吃粽子就成了五月初五端午节的一大习俗。

一般认为,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实际上据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节吃粽子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只是反映民众的心里愿望而已。

吃粽子的寓意

端午节吃粽子,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也是有阖家团圆的意思,每到端午节各地的游民便会回家与家人团聚。还有另外一层寓意,便是求子”,粽子有谐音中子”的意思,传闻吃了粽子,就能求得孩子的风俗,寓意家族人丁兴旺的意思。

吃粽子的历史渊源:

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标签:端午节 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