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帮

位置:首页 > 教育 > 

商鞅变法军功爵位共有多少集

教育2.4W

一共有二十级,从低到高分别为: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一称少良造)、大上造(一称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通侯)。

商鞅变法军功爵位共有多少集

爵位名,秦汉以二十等爵制赏有功者,其最高级叫彻侯。后因避汉武帝讳,改为通侯,后又改列侯。金印紫绶,有封邑,得食租税。魏初如汉制,咸熙元年改行五等爵制。



秦自商鞅变法以来推行军功爵制当时的军功爵位共有多少级

共有二十级,“从低到高”为:

1、公士;

2、上造;

3、簪袅;

4、不更;

5、大夫;

6、官大夫;

7、公大夫;

8、公乘;

9、五大夫;

10、左庶长;

11、右庶长;

12、左更;

13、中更;

14、右更;

15、少上造(一称少良造);

16、大上造(一称大良造);

17、驷车庶长;

18、大庶长;

19、关内侯;

20、彻侯(通侯)。

扩展资料:

秦孝公于公元前356年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在秦国国内实行第一次变法。其主要内容有:改革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法、明令军法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建立二十等爵制、严惩私斗、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改法为律制定秦律、推行小家庭制等改革方略。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几百年分裂的局面。秦灭六国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秦孝公商鞅变法。

变法之后,秦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等各个方面适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国力大增,成为战国中后期中华大地上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强大的军事实力,让秦国在之后的统一战争中横扫六合。

秦军战斗力主要来源于秦国一套先进的管理制度——具有秦国特色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其在鼓励秦军士气、提高军队战斗力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朝二十级军功爵位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鞅

商鞅推行的军爵制共分几级?

商鞅推行的军爵制度一共分为二十级,这二十级军爵从低到高,为历史中秦朝一统天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一环,如果没有商鞅变法改制军爵制度,也就没有后来的秦灭六国实现几百年的统一中国,更无流传至今护佑中国的万里长城,可以这样说,这场变法二十级,不仅仅只帮助到秦国,更是为后来的历史王朝起到了国土不被蛮夷之辈蚕食的关键作用。

商鞅的军爵制度共二十级

秦国当初之所以能灭六国来源于军事强大,军事强大的来源是由一套管理制度激励士兵,而这套管理制度六国中均未有,独秦国享,商鞅变法后,该等级制度不仅在鼓舞秦军士气上得到充分体现,其奖励制度更是破除封建世袭,让每一位敢流血的士兵得以拿性命去赢回自己的价值。

首先细致解析下商鞅军爵制度二十级的等级称呼,由低到高分别是:

公士,公士乃制度中的第一级,也是最低一级,但在战争中却起到了悍不畏死的一级,为什么这样讲,任何朝代,永远都是士兵最多,士官次级,主帅之类就那么区区几人,这套公士的激励之法,直接让当时的秦国士兵真正意义不怕流血,而不是唯唯诺诺,因为你敢付出,回报是巨大的。士兵斩首(甲士)即可获得爵位、田顷、住宅、仆人,而且斩首越多等级越高,福利越高,也就不外乎当时的秦国士兵悍不畏死。

2.上造,制度中的第二级,区别较之前者只有俸禄的提升,但是却是成倍的提升,公士俸禄为50石,上造为100石。

3.簪袅,至此开始让秦军战斗力爆表的初始,第三级的军爵除开俸禄再次翻50石,还可以“吃香喝辣”,不仅仅局限于半饱甚至挨饿战斗;据悉,簪袅军爵可获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干草半石;作为一个能管饱就卖命的年代,可想而知,这些食物即是士兵的第二条命。

4.不更,这一项制度让士兵不再是“疲劳战斗”,直至走入良性循环,而不是恶性循环;不更者可免去轮流服役,但其他劳役仍然需要服役。

5.大夫,大夫在秦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员,大夫以下福利再好均是士兵,这一项制度也让很多士兵不再梦寐以求,更加卖力的杀敌。

6.官大夫,官大夫的好处在于,后期战斗不死,你的田顷以及住宅将会提高到700亩、住宅210见方。

700亩为7顷,210见方为7宅,《田律》《户律》均有记载。

7.公大夫,公大夫以上在秦国可见县令、丞揖而不拜这是历史公认记载,是不是感觉备有面?特别是在强大如秦国的地方。

8.公乘,公乘顾名思义就是可以乘公家的车而命名的制度,在秦国,公乘这个军爵已经是高等军爵了。

9.五大夫,高爵的一种体现,可免役,从此为官,不出意外下半辈子就是享福。

10.左庶长,开始在朝领政,开始能在朝纲微乎其微的左右一些朝纲小事,仕途如果平步青云的话,不可估量。

11.-17.军爵别称区别不大,分别为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依次排序,《史记》均详细记载。

18.大庶长,商鞅变法之后的一种兼两家之长的称呼,既是爵位的体现,更是一种官职,相当于《秦本纪》早期的丞相。

19.关内侯,在秦国时期享有其号却并无国邑,但重在可世袭。

20.彻侯,彻侯也叫列侯,后来因避讳汉武帝改的,这称呼是商鞅之法中的最高制度爵位,享有封邑,而且有些封邑大户最多可达至四万户数,还可享有封地租税,相当于一个“小国家”,但还是要接受秦国国都派遣的官吏治理。

商鞅变法军功爵位共有多少集 商鞅变法军功爵位有多少等级

1、一共有二十级,从低到高分别为: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一称少良造)、大上造(一称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通侯)。

2、爵位名,秦汉以二十等爵制赏有功者,其最高级叫彻侯。后因避汉武帝讳,改为通侯,后又改列侯。金印紫绶,有封邑,得食租税。魏初如汉制,咸熙元年改行五等爵制。

秦国的军功爵位共有多少级

这个应该是20等级,也就是这个是秦代的一个军功爵制,也就是通过这个来得到一些东西,事实上,也就是能够激励秦国当时的士兵去为秦国而努力,这个也是商鞅变法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这一点能够强大秦国的一个军事力量,对于当时的一个局势的变化,有很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