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幫

位置:首頁 > 學前教育 > 

不要温和地走進那個良夜什麼意思

不要温和地走進那個良夜什麼意思

不要温和地走進那個良夜”的意思是:不要輕易放棄生命,即使生命到了最後幾年,也要活得精彩。

《不要温和地走進那良夜》創作於20世紀中期的詩歌,是狄蘭·托馬斯寫給他父親的一首詩。當時,他的父親生命垂危,已經放棄了活下去的期望,準備安安靜靜地離開這個世界。詩人創作該詩,希望可以喚起父親戰勝死神的鬥志,不放棄任何活下去的希望。

作品介紹:

《不要温和地走進那個良夜》是英國詩人狄蘭·托馬斯創作於20世紀中期的詩歌。該詩作於其父逝世前病危期間,詩中的第一節就表明了他認為老年人應有的生命態度,隨後四節詩分述了四種不同的人的生命態度,最後一節詩人再次向父親呼喚,不要温和地走進那個良夜”。該詩表達了詩人對於死神將可愛的人們帶離這個世界的憤怒,即怒斥光明的消逝”。

原文:

老年應當在日暮時燃燒咆哮;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雖然智慧的人臨終時懂得黑暗有理,

因為他們的話沒有迸發出閃電,他們

也並不温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善良的人,當最後一浪過去,高呼他們脆弱的善行

可能曾會多麼光輝地在綠色的海灣裏舞蹈,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狂暴的人抓住並歌唱過翱翔的太陽,

懂得,但為時太晚,他們使太陽在途中悲傷,

也並不温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嚴肅的人,接近死亡,用炫目的視覺看出

失明的眼睛可以像流星一樣閃耀歡欣,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您啊,我的父親.在那悲哀的高處.

現在用您的熱淚詛咒我,祝福我吧.我求您

不要温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主題思想:

生與死的主題貫穿狄蘭·托馬斯的詩歌創作。在該詩中,面對垂危的父親,死亡被賦予了新的個人化的意義。詩中展示了暮年面對死亡的不同方式,無論是智者、好人,狂人、嚴肅的人,接近死亡時都不會消極順從地接受,而是以積極的態度爭取生命。詩人承認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他把死亡界定為Good Night”,表明了他對晚年的態度。但他鼓勵所有的人與死亡搏鬥,不僅僅為他們自己,更為他們的親人留下希望。詩題中Gentle”表達了隨遇而安、聽從自然的態度,而詩人明確地對這種態度給予否定。詩中的第一節就表明了他認為老年人應有的生命態度,怒吼,怒吼,即使生命之火即將熄滅”是狄蘭的名句,其中所藴含的咆哮般的呼喚和熱情令人振奮。隨後四節詩分述了四種不同的人的生命態度。值得注意的是這四種人的人生中出現了諸如雷電”、海灣”太陽”和流星”等意象,這些具有衝擊力的意象強化了人生的價值,也是人對生命更加留戀。最後一節詩人再次向父親呼喚,不要温和地走進那個良夜”。狄蘭從具體的感覺經驗出發,上升到普遍、永恆宏大境界,使詩歌獲得了更廣泛的意義。

藝術特點:

在形式上,這首詩採用的是田園詩體。田園詩體本來是用以描寫田園生活的一種輕鬆活潑的抒情詩體,一般不宜用來寫嚴肅主題。但是托馬斯對原詩體在韻律上作了改造,使之節奏鏗鏘有力,並藉助語言符號的暗示,成功地表現了死亡主題,傳達出詩人不可抑制的憤怒情緒。

作者介紹:

狄蘭·托馬斯(Dylan Thomas,1914—1953),二十世紀英國盎格魯—威爾士詩人,生於英國南威爾士斯旺西。詩歌圍繞生、欲、死三大主題,詩風粗獷而熱烈,音韻充滿活力而不失嚴謹,其肆意設置的密集意象相互撞擊,相互制約,表現自然的生長力和人性的律動。著有《筆記本詩鈔》(1930-1934)、《詩十八首》(1934)、《詩二十五首》(1936)、《愛的地圖》(詩文集,1939)、《死亡與入場》(1946)、《詩合集1934-1952》(1952)並推出聲音劇《乳林下》(1949-1953)等。

標籤:良夜 走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