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幫

位置:首頁 > 學前教育 > 

愛人者人恆愛之什麼意思

愛人者人恆愛之的意思是: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是出自《孟子離婁章句下》的一句話,指愛別人的人,別人也永遠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永遠尊敬他。孟子説君子與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內心所懷的念頭不同。君子內心所懷的念頭是仁,是禮。

愛人者人恆愛之什麼意思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鄒國人(也就是現在的山東鄒縣東南人),距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説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説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 樑(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他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並將其發展成為“仁政”思想,被稱為"亞聖"。

參考資料

原文

孟子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有人於此,其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無禮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禮矣, 其橫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橫逆由是也,

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則與禽獸奚擇哉?於禽獸又何難焉?’是故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乃若所憂則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為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我由未免為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則亡矣。非仁無為也,非禮無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則君子不患矣。”

譯文

孟子説:“君子與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內心所懷的念頭不同。君子內心所懷的念頭是仁,是禮。仁愛的人愛別人,禮讓 的人尊敬別人。愛別人的人,別人也會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會尊敬他。假定這裏有個人,他對我蠻橫無禮,那君子必 定反躬自問:我一定不仁,一定無禮吧,不然的話,他怎麼會對 我這樣呢?如果反躬自問是仁的,是有禮的,而那人仍然蠻橫無 禮,君子必定再次反躬自問:我一定不忠吧?如果反躬自問是忠 的,而那人仍然蠻橫無禮。

君子就會説:‘這人不過是個狂人罷了。 “這樣的人和禽獸有什麼區別呢?而對禽獸又有什麼可責難的呢?’ 所以君子有終身的憂慮,但沒有一朝一夕的禍患。比如説這樣的 憂慮是有的:舜是人,我也是人;舜是天下的楷模,名聲傳於後 世,可我卻不過是一個普通人而已。這個才是值得憂慮的事。憂 慮又怎麼辦呢?像舜那樣做罷了。至於君子別的什麼憂患就沒有 了。不是仁愛的事不幹,不合於禮的事不做。即使有一朝一夕的 禍患來到,那麼君子也不會感到憂患了。

標籤:人恆愛 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