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幫

位置:首頁 > 歷史文化 > 

陽關大道指哪裏

陽關有一個文化符號,那就是陽關道。陽關道的説法當然也是來自陽關。

陽關之外的那條道就是陽關古道,它也是絲綢之路的一段。

陽關大道指哪裏

在絲綢之路繁榮的時期,陽關通往西域的這條古道上,曾經商隊絡繹,駝鈴叮咚,可以説是當時最繁忙的一條路。從尚存的陽關大道寬約120米可以看出,當年的陽關道必是車水馬龍,十分壯觀。因此,後來的歷史學者和文學家稱這條古道為“陽關大道”。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

原指古代經過陽關通向西域的大道古代通西域的必經關口。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南古董灘附近,西漢置關。

和玉關同為當時對西域交通的門户。出玉門關者為北道,出陽關者為南道。是絲綢之路南路必經的關隘。

西出陽關地勢開闊平坦,一馬平川,萬里無垠。後人用來形容人生道路平坦,前途廣闊遠大。《送劉司直赴安西》出自唐朝詩人王維,是唐代詩人王維送友人劉司直赴邊時創作的一首五律。

原詩內容為絕域陽關道,胡沙與塞塵。意思是在通往西域的陽關道路上。滿眼都是邊塞的煙氣和沙塵。

三春時有雁,萬里少行人。苜蓿隨天馬,蒲桃逐漢臣。當令外國懼,不敢覓和親。“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陽關”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地方,現在多用陽關大道來表示前途光明。

此詩的前兩聯介紹友人赴邊的道路情況。第一聯“絕域陽關道, 胡煙與塞塵" ,指出路途遙遠,環境惡劣。這兩句是寫這西去路的前方是邊塞,接近胡人居住的地區,那裏,烽煙瀰漫,沙土飛揚, 一望無垠,滿目淒涼。這首詩將史事融入送行時對路途險遠的渲染中,全詩從寫景到説史,又從説史到抒情,曲曲折折,而於字句之間流淌不絕的,則是詩人對於友人始終如一的深情。

中國有句俗話説:“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意思是你和我各幹各的事情,互相不要干擾對方。相對獨木橋的窄小,陽關道顯然更好,會有更多的人願意走。

標籤:陽關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