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幫

位置:首頁 > 教育 > 

五尺之僮是什麼意思?

教育1.7W

意思是:見“五尺之童”。

五尺之僮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五尺之僮

成語發音:wǔ chǐ zhī tóng

成語解釋:見“五尺之童”。

成語出處:晉·李密《陳情表》:“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五尺之童  五尺童子 查看更多五尺之僮的近義詞>>



五尺之童的成語解釋

【成語】:五尺之童

【拼音】:wǔchǐzhītóng

【簡拼】:wczt

【解釋】:指尚未成年的兒童。古尺短,故稱。

【出處】:《孟子?滕文公子》:“從許子之道,則市價不貳,國中無偽;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

【示例】:俺夫人治家嚴肅,有冰霜之操。內無應門~,年至十二三者,非呼召不敢輒入中堂。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

【近義詞】:五尺童子、五尺之僮

【語法】:作賓語、定語;指兒童

【順接】:童養媳婦 童叟無欺 童子何知 童山濯濯 童心未泯 童牛角馬 童男童女 童言無忌

【順接】:白叟黃童 白首黃童 尺豁頭童 齒豁頭童 反老成童 反老還童 返老歸童 返老還童

【逆接】:挨三頂五 捱三頂五 拔十失五 拔十得五 猜三划五 攢三聚五 攢三集五 隔三差五

【逆接】:五丈灌韮 五世其昌 五五三三 五畝之宅 五親六眷 五傳弟子 五位百法 五體投地

五尺之童是何意?出自於哪?

【釋義】幼年的孩童。古時的五尺約為現在的三尺。

【出處】戰國·孟軻《孟子·滕文公上》。

戰國時,滕文公以仁政待民,國風清明。楚國的學者許行帶領弟子來到滕國,希望成為滕國百姓,他寧願和弟子穿着粗布衣服,織蓆販履為生。滕文公寬厚地給了他們一處宅院。

過了一陣子,許行對滕文公開始不滿意了。他説:“滕文公還不算賢明,賢明的君主應該和百姓一道耕田種地……”另一位學者陳相,很贊成許行的話,便去對孟子説了。

孟子卻反問陳相説:“許行的飯鍋是自己造的嗎?他的農具是自己做的嗎?他的衣帽是自己縫的嗎?”

陳相説:“都不是自己做的,是用糧食換的!”

孟子説:“百姓有百姓的事,國君有國君的事,如果一件件東西都要是自己製造出來的才能使用,國君就得率領天下人疲於奔命,所以我看許行講的是邪説,不應該相信他……”

陳相辯解説:“不過依照許行的話去做,市場上就不會有欺假的行為,價錢公平一致,即使是打發五尺之童去買東西,也沒有賣主欺他;布匹、絲綢長短一樣,價錢便一樣;麻線、絲綿輕重一樣,價錢也一樣;鞋子大小一樣,價錢也一樣。”

孟子開導陳相説:“你説的不對呀,價錢一樣並不一定是好事。因為各種物品的質地不同,有好有次,所以價錢就應該有高有低,假若不分優劣一律劃為同樣價錢,那樣會使天下發生混亂的。你想一想,好鞋和壞鞋賣同樣價錢,誰能高興呢?許行的話是虛偽的,照他的辦法是治理不好國家的!”

五尺之僮 的 出處 是

五尺之僮 (wǔ chǐ zhī tóng)

指尚未成年的兒童。古尺短,故稱。同“五尺之童”。

出處:西晉·李密《陳情表》:“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標籤:五尺之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