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幫

位置:首頁 > 教育 > 

飛蛾赴火是什麼意思?

教育8.66K

意思是:象蛾子撲火一樣。比喻自找死路、自取滅亡。

飛蛾赴火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飛蛾赴火

成語發音:fēi é fù huǒ

成語解釋:象蛾子撲火一樣。比喻自找死路、自取滅亡。

成語出處:《梁書 到溉傳》:“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

成語繁體:飛蛾赴火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動賓式;作謂語、狀語、定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飛蛾投火  自取滅亡 查看更多飛蛾赴火的近義詞>>

成語例句:你這樣做,無疑是飛蛾赴火

飛蛾撲火的意思

飛蛾撲火的意思是像蝴蝶似的昆蟲。飛蛾撲到火上。

飛蛾撲火是一個成語,拼音是fēi é pū huǒ,出自唐·姚思廉《梁書·到溉傳》:“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二折》:“他走了我一向尋他不著,他今日自來投到,豈不是飛蛾撲火,自討死吃的。”也作“飛蛾赴火”。

意思是飛蛾撲到火上,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

在句中一般作謂語、狀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語:自不量力、螳臂當車、以卵擊石、飛蛾赴火、自取滅亡。

反義詞語:無堅不摧、量力而行、明哲保身。

基本用法:作謂語、狀語、定語;指自取滅亡。

成語典故:

南北朝時期,樑朝有個名叫到溉的人,他年少時父母雙亡,成為一個孤兒,生活十分艱難。但他並未因此而退縮,有時間便潛心苦學,日子一長便積累了很多學問,成為一個聰敏有才的人。到溉為人豪放,性情直爽,後來為朝廷所用,官位直做到散騎常侍、侍中、國子祭酒。

到溉有個孫子,名叫藎,自小聰明過人,到溉十分喜歡他,一有時間就陪着他讀書、寫詩,從而養成了到藎喜愛詩文的好習慣。到藎成年時,在詩文方面的成就已超過了到溉,頗得梁武帝的讚賞。

有一次,到溉與梁武帝聊天時,武帝開玩笑説:“你孫子的文章寫得那樣好,你的文章都是他為你代寫的吧? ”為此,梁武帝還寫了一首名為《連珠》 的詩,踢給了到溉。不久到藎即被梁武帝任命為丹陽尹丞。

飛蛾赴火是什麼意思?

【拼音】 fēi é fù huǒ

【解釋】 象蛾子撲火一樣。比喻自找死路、自取滅亡。

【出處】 《梁書·到溉傳》:“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

【例子】

【相關】百度“飛蛾赴火”

標籤:飛蛾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