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帮

位置:首页 > 教育 > 

不属于四书的是什么

教育1.08W

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除此四本书以外,其他都不属于四书。南宋朱熹取《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文章单独成书,与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记录孟子言行的《孟子》合为“四书”。

不属于四书的是什么

四书增删注释包括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孟子、程子、朱熹等,其编撰时间间隔达一千八百年。宋元以后,《大学》《中庸》成为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它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其在中华思想史上产生深远影响。至今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堪称是源远流长的文化精华。

下列古书中哪部不属于“四书”之一?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中庸》、《大学》等四部先秦儒家典籍。但在最初,《四书》并不具有目前的地位,《论语》虽已然是儒家经典的地位,但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孟子》长期以来并非经书,《大学》、《中庸》依附于《礼记》而未被彰显。在宋代才形成了《四书》的经典地位。

《论语》是记载儒家创始人孔子传道授业言行的一部书,《论语》在先秦时期为诸子之一的“子”书,并未得到太多的重视,在汉文帝时,《论语》开始由“子”升“传”,被立于学官,置“传记博士”,“后罢传记博士,独立五经而已。”在东汉时被确立为经,是“七经”之一,但是地位并不高,排在“七经”之末,《后汉书·张纯传》中提到“七经”,李贤注曰:“七经,谓《诗》、《书》、《礼》、《乐》、《易》、《春秋》及《论语》也。”武德中(618-626 年),唐高祖李渊奉周公为先圣,孔子配享。孔子失去了圣人的地位,《论语》自然更不受重视。中唐时,有韩愈、李翱为对抗佛道复兴儒学,极力推崇“道统”,孔子地位显著提升。《六经》虽为孔子所定,然孔子自言述而不作,因此《六经》非孔子之专著,在宋儒看来,真正能体现圣人言行思想的传世著作当是《论语》一书。

《孟子》是记载孟子传道施政的思想录,《孟子》的“仁政”思想,“义利”之辨都丰富了儒家学说。 先秦的《孟子》一直处于“子”书行列。至汉代,《孟子》由“子”升“传”。汉文帝置《孟子》传记博士,赵岐在《孟子题辞》中说: “孝文皇帝欲广游学之路, 《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皆置博士。”但它的地位并没有引起广泛共鸣。直到唐中后期,《孟子》才随着尊孟思潮初兴有了抬头之势。韩愈对于《孟子》升格有特殊贡献。他所建立的“道统”说,首次把孟子的名字升到孔子之后,给予了孟子“亚圣”的地位。

《中庸》 的作者至今仍不确定,部分学者认为是子思,《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中庸》是探讨性与天道与修道的重要儒家典籍,将儒家伦理学说的思辨性提到了一个新高度。部分学者认同《大学》是孔子的弟子曾参所著。《大学》是一部政治哲学的著作,它的核心是内圣外王,蕴含了由内而外的修持之道。汉代,《大学》与《中庸》一直依附于《礼记》,并未被单独研究。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礼记》的地位有所抬高,相应《中庸》也开始从《礼记》中突显出来,已单独行世。中唐韩愈和李翱就是尊《中庸》和《大学》的代表人物。韩愈《原道》中阐发《大学》之旨,从身心修养的政治意义方面反击了佛道谬误。李翱《复性书》,关注了儒家的心性问题,以《中庸》为主要资源,同时也对《大学》《孟子》展开阐释。

到了宋代,程朱理学兴起,对于《四书》极力推崇论说,理学五子之一的张载充分肯定《四书》孔圣人的关系:“要见圣人,无如《论》《孟》为要。《论》《孟》二书于学者大足,只是须涵泳。……某观《中庸》义二十年,每观每有义,已长得一格。《六经》循环,年欲一观。……学者信书,且须信《论语》《孟子》。《诗》《书》无舛杂,《礼》虽杂出诸儒,亦若无害义处,如《中庸》《大学》出于圣门,无可疑者。”

其后,二程、朱熹对于《四书》形成贡献最巨。“爰自近世大儒河南程子实始尊信《大学》《中庸》而表章之,《论语》《孟子》亦各有论说。至新安朱子始合四书为之《四子》,《论语》《孟子》则为之注,《大学》《中庸》则为之《章句》《或问》。自朱子之说行,而旧说尽废矣。于是《四子》者与《六经》皆并行,而教学之序莫先焉。”朱熹之后,《四书》奠定了儒家经典地位。

下面哪个不属于 四书 ? 荀子 孟子 大学 论语

荀子不属于四书。四书五经”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名词,常用来代表儒家经典。其实,细究起来,“四书五经”包含两个部分:“四书”和“五经”。“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谈到“四书”,就不能不提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这部书被视为注解“四书”的儒家理学名著,受到后世学者的广泛重视。学习“四书”,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甚至研究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都离不开这部著作。“四书”则注重个体的身心完善和调整,是内圣之修。他们指出,外在的求理并不能探求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有内在的功夫,才能了解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进而准确、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而《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中关于完善个人身心的理论资源丰富且系统,更适合构建理学体系,因此北宋的二程便开始注重“四书”的学术活动,把义理之说发展为理学,使理学占据了经学发展的主导地位。朱熹则将“四书”学发展到新高度,穷毕生之力撰就《四书章句集注》,书中虽然有重训诂的成分,但其主要目的在于阐发义理。来源:月读

著作不属于四书的是什么?

四书 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是《诗经》(《诗》)、《尚书》(《书》)、《礼记》(《礼》)、《周易》(《易》)和《春秋》等五本儒家经典的合称,是“六经”、“七经”、“九经”、“十二经”、“十三经”的一部分

标签: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