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帮

位置:首页 > 教育 > 

宁为太平狗,莫作离乱人是什么意思?

教育7.2K

意思是:宁:宁愿;莫:不。宁愿做太平年代的狗,也不愿做战乱年代的人。形容人们遭逢乱世的痛苦心情

宁为太平狗,莫作离乱人是什么意思?

成语名字:宁为太平狗,莫作离乱人

成语发音:nìng wéi tài píng gǒu,mò zuò lí luàn rén

成语解释:宁:宁愿;莫:不。宁愿做太平年代的狗,也不愿做战乱年代的人。形容人们遭逢乱世的痛苦心情

成语出处:元·施君美《幽闺记·偷儿挡路》:“宁为太平狗,莫作离乱人。”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世

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 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 查看更多宁为太平狗,莫作离乱人的近义词>>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什么意思?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太平盛世,连一条狗都有着做狗的尊严和体面;无道乱世,人的尊严和体面都被践踏如泥,命如草芥,活得还不如一条狗。

乱世之中,生存不易,前途难测,命运无常。前一分钟还是百官朝拜、端坐明堂的威威天子,后一分钟已是枷扛链锁、百般受辱的阶下囚徒;前一分钟还是贬谪边地、衣食无着的无名戍卒,后一分钟已成招亡纳叛、威震四境的地方诸侯;前一分钟还在排除异己、算计他人、洋洋得意,后一分钟已经刀斧加身、祸及子孙、悔不当初……

历史上,大凡改朝换代,或外族侵入,或豪强叛乱,对百姓来说都是天大的灾难,民不聊生,尸骨遍野,家破人亡。比如,三国乱世90年,全国六分之五人口死亡,大约死了5千万;安史之乱历时八年,全国四分之三的人口死亡,大约死了3500万人;蒙古人入侵,建元灭宋,全国九分之八的人口死亡,大约死了8500万人;满清灭明战争,历时约60 年,全国六分之五的人口死亡,大约死了8600万人;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3年,全国接近二分之一人口死亡,大约死了2亿人。

看到这里,也许你才明白,原来几千年来的很多次战乱,都几乎使百姓灭绝,鸡犬不存,而能活在如今的人,皆是劫后余生,纯属偶然,纯属万幸,故让人不寒而栗,毛骨悚然。

成语解释

1--【雪海冰山】:形容冰雪漫天盖地,天气极其寒冷。

2--【三绝韦编】:韦:熟牛皮。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刻苦。

3--【神清气爽】:①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②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4--【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5--【秋收东藏】: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6--【有眼如盲】:虽有眼睛,如同瞎子。指不认识著名人物,或不识大体。

7--【有福同享】:幸福来共同分享。一百个成语加解释

8--【七拱八翘】:形容关系不和谐或心情不舒畅。

9--【金风玉露】:泛指秋天的景物。

10--【肃然起敬】: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11--【圣人忘情】:圣人:具有崇高道德的人物。指圣人不为感情所动。

12--【宁为太平狗,莫作离乱人】:宁:宁愿;莫:不。宁愿做太平年代的狗,也不愿做战乱年代的人。形容人们遭逢乱世的痛苦心情。

13--【人琴俱亡】: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14--【太璞不完】:太璞:未治之玉。璞经过加工,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出来作官,就丧失了纯洁。

15--【惘然如失】:惘然:失意的样子。心情不舒畅,好像丢掉了什么东西似的。

16--【兴亡祸福】:兴盛和灭亡,灾祸和幸福。泛指一切遭遇。

17--【徒读父书】: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18--【轻贤慢士】:轻:轻视;慢:傲慢。轻视有才能的,不尊敬读书人。形容轻狂傲慢,狂妄无知。

19--【福不徒来】:徒:白白地。幸福不会无故地到来。

20--【幸反为祸】:幸:幸运,幸福;祸:灾祸,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幸福可以转为灾难。

21--【开怀畅饮】:开怀:心情无所拘束,十分畅快。比喻敞开胸怀,尽情饮酒。

22--【哽咽难言】:因感情激动难以说出话来。形容很伤心痛苦而说不出话来。

23--【心平气和】: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24--【大璞不完】: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聊斋志异》野狗:宁为太平狗,莫做离乱人

余华在其长篇小说《活着》中,表述了如下内涵:

对此见解,曾经的我深以为然。我曾经一度觉得小说中的徐福贵,其遭遇太过于悲惨,现实生活中是永远不可能出现的。然而终究我还是肤浅了,艺术来源于现实,而现实有时往往比艺术塑造的形象残酷百倍。

每个人降生于这个世界,的确无法选择。但离不离开这个世界,就可以选择吗?答案是:“未必。” 有些时候,个人的命运会被时代所裹挟,不仅身不由己,而且生不如死。

《野狗》一遍就有力地印证了那句俗语——宁为太平狗,莫做离乱人。而当我为了更好理解这篇文章的内涵从而大量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更是让我对“活着”有了全新的认识与感悟。

下面,我们不妨一起走进《野狗》,感受一下人们在乱世中挣扎的超强求生欲,以及在滑稽可笑的表象下所掩藏的艰辛、不易、凄苦、悲凉……

《野狗》的故事背景发生于明末清初的一场动乱(起义),即于七之乱。那么于七何许人也?为何会发生于七动乱?于七动乱的最终结局如何?只有先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更好体会蒲松龄先生想要表达的内涵。

通俗地说,于七是一个富三代、官二代。他的外祖父就是历史上威名赫赫的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他的祖父于进表,是山东栖霞的大商人(开金矿的),他的父亲于可清,是明朝大将。(明崇祯二年,战死沙场。)于七本人则是明崇祯三年的武举人。

按理说,在这样的家世与家境下成长的于七,无论如何也不会与动乱(起义)扯在一起,然而造化弄人,明朝灭亡了。

1644年,闯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明朝灭亡。值此改朝换代之际,各方势力为了争夺紫禁城内的最高权力,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与拼杀。

最终,清军获得了胜利。入关后,清政府为了巩固其专制统治,颁布了一系列民族压迫政策,这些政策极大的激起了人们对新政权的不满。其中尤以“剃发易服”政策最不得人心,人们的反抗也最为激烈。

由此,矛盾不断加剧,社会愈加动荡不安。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清政府疲于应付,于是选择了最为野蛮的镇压方式——屠城。

于七动乱(起义)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发生的。这场动乱前前后后持续十五年,虽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极大地刺痛了清政府那颗本就不自信的玻璃心。 于是清军在捉不到于七的情况下,为了泄恨,将于七的根据地(锯齿山、昆嵛山、招虎山、鳌山)内的男女老幼和起义军,共计十几万人全部诛杀。

这就是《野狗》一文,开篇所述的“于七之乱,杀人如麻”的由来。

更多的细节我就不再讲述了。清军从入关到政局真正稳定下来,足足花了将近四十年之久,为了巩固统治而造下的杀孽(大屠杀)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最为惨烈的大屠杀,莫过于“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其过程惨不忍睹,其罪行罄竹难书。

回归到《野狗》一文。故事的主要内容如下:

于七之乱,被杀的人不计其数。乡下人李化龙,因躲避战乱逃入山中,回来(下山归家)的时候,恰好碰到夜晚行军的清军。李化龙担心被清军发现而遭致杀身之祸,就想找个地方隐匿。可是找来找去,四周都没有藏身之所,于是只好钻进死人堆里装作尸体诈死。

待到清军离开,李化龙也没敢第一时间从死人堆里爬出,而是继续观察了一会,才决定起身。就在这时,李化龙忽然看见四周那些缺胳膊少腿的、断头的死尸全都站立而起,不一会,就像小树林在风中一样摇曳而动。其中一具头已经断了,但还连在肩上的死尸开口说道:“野狗子来了,怎么办?”其他的死尸也七嘴八舌、参差不齐地附和道:“怎么办?!”之后,所有死尸都扑哧扑哧的全部倒下,一点声音都没有了。夜晚重归寂静,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目睹了这一切的李化龙战战兢兢地才想爬起来,更恐怖的事情发生了。只见一个兽头人身的怪物正在不远处啃食人头,并且挨个吸食人脑。李化龙害怕的赶忙将头隐匿在尸体下面。

那怪物果然逼近,用爪子拨了拨李化龙的肩膀,想吃李化龙的头。李化龙用力地趴在地上,怪物没有得逞。

于是怪物将压在李化龙身上的尸体推开,李化龙的头就完完全全暴露在怪物面前了。李化龙恐惧至极,赶忙将手放到腰下搜寻,找到一块石头,有碗口大小。

正当怪物俯身准备啃食时,李化龙突然一跃而起,大喝一声,用手中的石头击打怪物的头,石头则不偏不倚正好击中怪物的嘴。

怪物疼痛不已,发出类似于猫头鹰的叫声,忍着疼痛逃跑了。在逃跑的道路上,怪物吐了一些血。李化龙就地查看,只见血液中有两颗牙齿,中间弯曲而末端锐利,长度足有四寸。李化龙把这两颗牙齿带回村里给人看,没有一个人知道这是什么怪物。

不瞒诸位,初读此文,我竟有一种恐怖之中略带黑色幽默的感觉。李化龙的遭遇是极其恐怖的,但李化龙满满的求生欲却让人忍俊不禁。估计那怪物也是懵逼,向来只有自己啃食他人头部的,没想到这次竟然吃了那么大的亏。负痛逃走的怪物想必委屈极了……

言归正传,蒲翁这样的写作手法到底想揭示什么?死尸诈尸为那般?这些啃人头吸食人脑的怪物隐喻何人?“李化龙”的遭遇与抗争又有何意义?

这些困惑的解答,只能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中寻求。如前所述,明末清初是一个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时代,乱世之下,老百姓命如草芥。无论那方势力获胜,最终遭殃的都是老百姓。

李化龙的遭遇看似特殊,实则具有普遍性。杀人如麻的清军在夜间行军,在老百姓的眼中,就像夜行的夜叉,碰到就必死无疑。所以李化龙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找地方躲避。

然而,蒲翁仅仅用了四个字“急无所匿”就营造出一个恐怖的场景。试想一下,深山老林之中竟然连个藏匿之处都无法找到,这是不是意味着山里的环境已经是一片焦土。在清军的反复扫荡之下,山里早已成为一个修罗场,堪称人间炼狱。故而随处可见的都是堆积如山的尸体,李化龙能够躲藏的地方也就只有死人堆了。

于七之乱,姑且不论正义与否。清军如此灭绝人性的报复,让人不禁感叹,人性之中“恶”的那一面着实让人不寒而栗。而这种“恶”是在什么条件下会出现以及如何防止它不再出现,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那么死尸为何会诈尸且开口说话呢?死尸口中的野狗子是否意有所指?

是呀!在人死为大的封建社会,死无全尸,暴尸荒野已实属可怜。更可悲的是,死了还不得安宁。 蒲翁借用死尸之口,表达自己怜悯同情老百姓的情感,也用这种隐晦的方式痛斥这些只知争权夺利却不顾老百姓死活的上位者。

“野狗子”很大可能就是在隐喻上位者(清朝统治阶级)。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只有两个少数民族最终问鼎中原,一统天下。一个是元朝,一个是清朝。这两个政权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自带野蛮属性,崇尚杀戮,喜屠城。

同样是大规模多次数的屠城,为何元朝被骂的少,清朝却批判的多呢? 我以为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清朝不仅在肉体层面上进行毁灭,而且在精神层面也要实行奴役。

清朝统治阶级需要的是顺民与奴才,而不是一个个有着鲜明个性的独立体。故而清朝大兴文字狱,实行一系列的文化专制制度。其中八股取士更是在思想层面上牢牢禁锢着天下士人,而控制了士人实际上也就控制了舆论,把控了价值导向。

“野狗子”啃人头吸脑髓不就是既控制肉体,又从精神层面上思想禁锢吗? 所以那具头已断却还连在肩上的死尸问了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野狗子来了,怎么办?

怎么办呢?蒲翁没明说。但我想不妨就像李化龙那样办吧! 当一个人已经失无可失、退无可退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就应如李化龙一般,暴跳而起,大喝一声,向不公的命运抗争。

世上千千万万个李化龙站起来了,世道也许就会变了模样,人间也许就不会再是横尸遍野的修罗场。

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生长于现今之盛世,可谓此生无悔入华夏矣!

标签:莫作 离乱 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