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幫

位置:首頁 > 歷史文化 > 

什麼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

詩經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比較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指漢代傳習《詩經》的魯、齊、韓、毛四家。《魯詩》因魯人申培而得名;《齊詩》出於齊人轅固,《韓詩》出於燕人韓嬰,《毛詩》則由其傳授者毛公而得名。前三家是今文學家,西漢時皆立於學官,置博士。魏晉以後,三家詩先後亡佚。“毛詩”是古文詩學,較晚出,系私學相傳,後盛行於東漢。魏晉以後,直到現在,通行的《詩經》即為“毛詩”。四家詩均在註釋中力圖宣揚儒家思想,但對詩之解釋大同小異。

是關於《詩經》分類的一種説法,“六義”説源自《毛詩序》,《毛詩序》因承《周禮》“六詩”説,提到“詩有六義”的説法。“六詩”,即風、雅、頌、賦、比、興,源於《周禮》中的一段話。《毛詩序》中説:“故詩有六義焉:一日風,二日賦,三日比,四日興,五曰雅,六日頌。”其分法與《周禮》相同,只是把“六詩”叫做“六義”。“風、雅、頌”是指《詩經》按音樂性質的不同,分為風、雅、頌三類。“賦、比、興”是指《詩經》的三種基本表現手法。

什麼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

“風”,是指國風,即西周時期各國的民間歌謠。

一共有15組,“風”本是樂曲的統稱。15組國風並不是15個國家的樂曲,而是十幾個地區的樂曲。國風包括周南、召南、邶、鄘、衞、王、鄭、檜、齊、魏、唐、秦、豳、陳、曹的樂歌,共160篇。

“雅”,是周王京畿的樂歌,周王京畿被周人稱為夏,古代雅、夏通用,故有此稱。“雅”分大雅、小雅,意與後世的大麴、小曲相近。

雅的認識有各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是指周朝直接統治地區音樂,“雅”有“正”的意思,把這種音樂看作“正聲”,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樂的區別。也有人説“雅”與“夏”相通,夏是周朝直接統治地區的稱呼。還有觀點認為,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樂。

“頌”,是形容、讚頌的意思,是當時統治者進行祭祀時的樂歌。

頌是在家廟中祭祀鬼神、讚美治者功德的樂曲,在演奏時要配以舞蹈。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共40篇。其中《周頌》31篇,認為可能是西周時的作品、多作於周昭王、周穆王以前;《魯頌》4篇,認為可能是魯僖公時的作品;《商頌》則認為是春秋以前宋國的作品。

標籤:開端 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