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幫

位置:首頁 > 教育 > 

比肩皆是是什麼意思?

教育1.89W

意思是:到處都是。形容同類的事物或情況很多。

比肩皆是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比肩皆是

成語發音:bǐ jiān jiē shì

成語解釋:到處都是。形容同類的事物或情況很多。

成語出處:《舊唐書 元行衝傳》:“然雅達通博,不代而生;浮學守株,比肩皆是。”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人與物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比比皆是 



比肩皆是成語解釋

【成語原文】:比肩皆是

【標準發音】:bǐ jiān jiē shì

【繁體寫法】:比肩皆是

【比肩皆是是什麼意思】:到處都是。形容同類的事物或情況很多。

【比肩皆是成語接龍】:今非昔比 → 比肩皆是 → 是古非今

【用法分析】:作謂語、定語;用於人與物

【讀音預警】:倡導普通話,請按照音標

【bǐ jiān jiē shì】採用標準四聲閲讀。

【出處説明】:《舊唐書 元行衝傳》:“然雅達通博,不代而生;浮學守株,比肩皆是。”

【對應近義詞】:比比皆是

【對應反義詞】:屈指可數

比肩是什麼意思

題庫內容:

到處都是。 形容 同類的事物或情況很多。

成語出處: 《舊唐書·元行衝傳》:“然雅達通博,不代而生;浮學守株,比肩皆是。”

比肩皆是的近義詞: 比比皆是比比:到處,處處。形容遍地都是清明靈秀之氣所秉者,上自朝廷,下至草野,比比皆是。《紅樓夢》朝為師生

比肩皆是的反義詞: 屈指可數∶限定於有限的或確定的數字內醫生們告訴他,他的日子屈指可數了 ∶扳着手指頭就可算出來。形容數量少今

成語語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人與物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 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英語翻譯: can be found everywhere

比比皆是什麼意思?有什麼歷史典故?反義詞和近義詞是什麼?

編號 600 成語 比比皆是 注音 ㄅㄧˋ ㄅㄧˋ ㄐㄧㄝ ㄕˋ 漢語拼音 bì bì jiē shì 釋義 比比,每每、頻頻。

「比比皆是」形容到處都是。

語本《戰國策.秦策一》。

「比肩皆是」、「摩肩接踵」、「觸目皆是」 典源 《戰國策.秦策一》張儀説秦王曰:「臣聞之,弗知而言為不智,知而不言為不忠。

為人臣不忠當死,言不審亦當死。

雖然,臣願悉言所聞,大王裁其罪。

臣聞,天下陰燕陽魏,連荊固齊,收餘韓成從,將西南以與秦為難。

臣竊笑之。

……今秦出號令而行賞罰,不攻無攻相事也。

出其父母懷衽1>之中,生未嘗見寇也,聞戰頓足徒裼2>,犯白刃,蹈煨炭3>,斷死於前者比比4>是也。

……」〔註解〕(1)懷衽:懷抱,胸前衣襟。

衽,衣襟。

(2)頓足徒裼:以腳跺地,空手露體。

徒,空。

裼,音ㄒ|ˊ,袒露。

(3)煨炭:熱灰火炭。

煨,音ㄨㄟ,熱灰。

(4)比比:宋鮑彪本《戰國策》「比」下多一「比」字,茲據補。

典故説明 張儀是戰國時代有名的謀士,《戰國策.秦策一》裏記載他遊説秦惠王,向秦王分析當時的國際情勢,提出自己的連橫政策,以打破六國合縱之約,進而統一天下。

他認為六國普遍國庫空虛,賞罰不明,以致軍民到了戰場上,看到敵人都四處逃散,然後怪罪人民不能效忠。

其實這都是制度上的不公,賞罰不明確所造成的。

而秦國制度完備,信賞必罰,人民「聞戰頓足徒裼,犯白刃,蹈煨炭,斷死於前者比是也」,意謂:人民都勇於赴死,為國家效命,不怕刀槍火炭,斷然戰死沙場之人「比比是也」。

因此,秦國有實力併吞六國,只要政策得當。

就用「比肩」來表示很多。

後來「比比皆是」這個成語就從「比是也」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到處都是。

書證 01.宋.朱弁《曲洧舊聞》卷七:「秉筆之士所用故實,有淹貫所不究者,有蹈前人舊轍而不討論所從來者,譬侏儒觀戲,人笑亦笑。

謂眾人決不誤我者,比比皆是也。」

02.宋.富弼〈論辨邪正〉:「其有在方策者,比比皆是,不可殫引。」

03.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四:「自後世惡直好佞,以直言賈禍者,比比皆是。」

04.《宋史.卷四二二.李知孝列傳》:「趣召之人,率皆遲迴,久而不至,以要君為高致,以共命為常流,可行而固不行,不疾而稱有疾,比比皆是,相扇成風。」

05.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六.喪師衰絰》:「朝為師生而暮若途人者,比比皆是。」

06.《紅樓夢》第二回:「清明靈秀之氣所秉者,上至朝廷,下至草野,比比皆是。」

用法説明 【語義説明】形容到處都是。

【使用類別】用在「處處皆是」的表述上。

例句】<01>如今社會富裕了,住高樓、開汽車的人比比皆是。

<02>在你們山上難得一見的烏魚子,在我們這漁港比比皆是。

<03>像他這種擅長電腦打字的人才比比皆是,有什麼好驕傲的?<04>在純樸的鄉下,樂善好施的人比比皆是,讓人覺得很有人情味。

<05>這種樣式的產品比比皆是,你不必急於買下,貨比三家不吃虧呢!<06>我們一走進會場,各種精雕細琢的玉器比比皆是,令人目不暇給。

<07>一到週年慶,百貨公司裏的折扣品比比皆是,看得顧客心動不已。

<08>這個人的語文能力太差,寫起文章來,不但詞句有欠順暢,而且錯別字比比皆是。

近義詞:俯拾即是,觸目皆是

反義詞:屈指可數,絕無僅有,寥寥無幾 辨識 請參考『辨識600』 參考語詞 比比皆然

什麼皆是 成語

一:俯拾皆是[ fǔ shí jiē shì ]

1. 【解釋】:只要低下頭來撿取,到處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2. 【出自】:唐·司空圖《詩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諸鄰。”

3. 【示例】:松樹林裏,松果密密麻麻落在地上,~。

二:所在皆是[ suǒ zài jiē shì ]

1. 【解釋】:到處都是。指某種人或事物普遍存在。

2. 【出自】:宋·蘇軾《石鐘山記》:“石之鏗然有聲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鍾名何哉?”

3. 【示例】:你找彩色貝殼嗎?海灘上~。

三:觸目皆是[ chù mù jiē shì ]

1. 【解釋】:觸目:接觸到視線。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到處都是。

2. 【出自】:唐·朱敬則《五等論》:“故魏太祖曰:‘若使無孤,天下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明竊號議者觸目皆是。”

3. 【示例】:北京真是人海,情形可大不相同了,單是羊肉鋪就~。 ◎魯迅《華蓋集續編·一點比喻》

四:比比皆是[ bǐ bǐ jiē shì ]

1. 【解釋】:比比:一個挨一個。到處都是,形容極其常見。

2. 【出自】:《戰國策·秦策一》:“犯白刃,蹈煨炭,斷死於前者,比是也。”宋·包拯《請救濟江淮饑民疏》:“年亢旱,民食艱阻,流亡者比比皆是。”

3. 【示例】:上自朝廷,下至草野,~。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回

五:比肩皆是[ bǐ jiān jiē shì ]

1. 【解釋】:到處都是。形容同類的事物或情況很多。

2. 【出自】:《舊唐書·元行衝傳》:“然雅達通博,不代而生;浮學守株,比肩皆是。”

3. 【示例】:這裏地勢開闊,幢幢大樓拔地而起,建築羣比比皆是。

標籤:比肩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