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帮

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楷书之祖是谁

钟繇。在中国书法艺太史上,三国时期一般被视为由隶入楷的一个过渡时期。

而为楷书的定形做出巨大贡献的书法家是钟繇,他也因此被后世誉为“正书之祖”。

楷书之祖是谁

钟繇(151—230)是河南长葛人,字元常。汉献帝时举孝廉,曾担任过侍中、尚书仆射,后被封为东亭武侯。魏初迁相,魏明帝时进太傅,后人便称他为“钟太傅”史书中传说钟繇对当时的三种字体都非常精通,但他最擅长的是楷书。《宣示表》《贺捷表》《荐季直表》为后人摹刻,但仍能体现钟书的风貌。

一是保留了隶书的笔风,体势偏古;二是天然质朴,无刻意勾画之处,浑然天成,是刻意求工的书家无法比拟的;三是字的结构与布局错落有致,章法茂密幽深,除了字体本身流畅俊秀外,字外也有耐人寻味的意趣。陆行直跋说:“高古纯朴,超妙入神,无晋唐插花美女之态。”袁泰亦称赞:“其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盖其楷法去古未远,纯是隶体,非若后人妍媚纤巧之态也。

”行狎书,也就是行书,三国时期的行书其实还不太成熟。跟我们印象中王羲之、赵孟这一路的行书其实还不太一样。大概的样子其实是东牌楼吴简那样的。

带有隶书的笔意。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适合流畅书写的书体,是属于一种非正式场合下的书体。如,平时与人之间的通信,自己写的笔记等等。

铭石之书,因为是刻于石头上的,所以要求规范。所以他撇捺的收尾棱角就收得更加锐利,具有装饰性。我们比较熟悉的东汉名碑《礼器碑》、《史晨碑》他们的书体都属于与铭石之书。当时最为擅长的就是这种字体。

三国时期其实是这种字体的尾声。因为他的书写已经开始程式化的味道了。所以,即使你在擅长,如果只会写这种字体的话,在那个时期,估计也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了。书法史之所以有钟繇,占据那么重要的地位,就是因为他的另一种书体,章程书,这是一种新兴的书体。

开始代替已经出现程式化的“铭石书”。其实“章程书”就是正书。正书也作“真书”和“楷书”。这就是早期的楷书。

钟繇在书法史上的功劳,按刘涛的说法,钟繇人家是大官僚地位也高,他用正书来写“奏章”。表明原来在民间流行的正书开始获得了官方认可。成为文人志士认可的一种书体。

所以,正书它不是钟繇发明创造的,只是我们现在这些后人现有的文献下可以追溯到最早的,并且能将正书闻名于世的书法家也只有钟繇。这就是“正书之祖”的由来。

标签:之祖 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