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幫

位置:首頁 > 教育 > 

乘桴浮海是什麼意思?

教育2.68W

意思是:桴:小筏子。乘小筏子浮游海外。比喻遠行

乘桴浮海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乘桴浮海

成語發音:chéng fú fú hǎi

成語解釋:桴:小筏子。乘小筏子浮游海外。比喻遠行

成語出處:春秋·魯·孔丘《論語·公冶長》:“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成語繁體:乗桴浮海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指遠行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乘桴浮於海是什麼意思

乘桴浮於海原句是: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出自《論語·公冶長》孔子對弟子說的話。直譯的意思是,主張的行不通了,就坐木排到海上漂流去。也可以理解為,這個思路行不通了,就換一個方法。

《論語·公冶長》是《論語》中的第五篇,此篇有28章,以談論仁德為主線,本篇章中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由孔子生前的話語從而從各個側面探討仁德的特徵。本篇著名的句子有“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思而後行”等。

乘桴浮海是什麼意思?成語出處及詳細詞語解釋

注音一式 ㄔㄥˊ ㄈㄨˊ ㄈㄨˊ ㄏㄞˇ 漢語拼音 chéng fú fú hǎi 出處 論語公冶長篇:「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釋義 桴,木筏或竹筏。浮,泛。全句是說乘著小木筏,泛行到遠方隱居。比喻志節清高,遠離塵世而獨處。 例句 政治界黑暗複雜,不願同流合汙的高潔之士,只好「乘桴浮海」,紛紛離去。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的意思是什麼?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主張的確無法推行了,我想乘著木排漂流海外。

出處:《論語·公冶長篇》

原文: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譯文:

孔子說:“如果主張的確無法推行了,我想乘著木排漂流海外。但跟隨我的,恐怕只有仲由吧?”子路聽了這話很高興。孔子說:“仲由這個人好勇的精神大大超過我,但不善於裁奪事理。”

文字解讀

在本章中,孔子在評價子路時說其“好勇”。當然,這並不是說他好勇鬥狠,而是說他凡事全憑血氣之勇,不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說白了就是遇事比較衝動,處事急躁,不懂得約束自己的行為。這種行為方式是很危險的,一個不小心,就會陷自己於不利。為人處世有時雖然需要果斷和勇敢,但卻不能因此而魯莽行事,將自己置於危險之中。

在嚴厲批評的同時,也有所褒揚。褒揚的目的則是為了告訴子路,魯莽衝動固然不對,但英勇果斷卻是優點,危難之際挺身而出,是值得表彰的英雄氣概。只是勇猛不要過頭,要注意把握其中分寸。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什麼意思?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的意思:我的主張行不通了,就乘坐小竹筏到海上漂浮,離開你們了。這句話出自《論語·公冶長》,是孔子對弟子說的話。

出自:《論語·公冶長》

原文: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譯文:

孔子說:“如果主張行不通了,我就乘著木排漂流海外。但跟隨我的人,恐怕只有仲由了。”子路聽了這話之後,感到很高興。孔子說:“仲由這個人雖然好勇的精神大大超過我,但是卻不善於裁奪事理。”

孟武伯問:“子路算得上有仁德嗎?”孔子說:“我不知道”盂武伯又問一遍。孔說:“仲由呵,一個具備千輛兵車的大國,可以讓他去負責軍事。至於他有沒有仁德,我就不知道了。”又同:“冉求又怎麼樣呢?”

孔子說:“求呢,一個千戶規模的大邑,一個具備兵車百輛的大夫封地,可以讓他當總管。至於他的仁德,我也弄不清。”孟武伯繼續問:“公西赤怎麼樣?”孔子說:“赤呀,穿上禮服,站在朝廷上,可以讓他和賓客會談。他仁不仁,我就不知道了。”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的意思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的意思是:大道若不能推行於天下,乘坐著竹筏子到海上去漂流,出自《論語·公冶長》:“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歟?”

“乘桴”例句:

1、先秦文獻中曾有竹筏的記載,《越絕書》有“方船設洑,乘桴洛河”之載。

2、婚姻只是情愛之海的一葉方舟,如果我們願意乘桴浮於海,何必貪戀短暫的晴朗。

3、滿腔悲憤的孔子在“乘桴浮海”、“居九夷”的感嘆中,懷著“吾道窮矣”、“哲人其萎”的憤懣,齎志以終。

標籤:浮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