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帮

位置:首页 > 教育 > 

胶柱鼓瑟是什么意思?

教育3.05W

意思是:胶:用胶粘住;柱:瑟上调音用的短木;鼓:弹奏;瑟:一种古乐器。用胶把柱粘住;再去弹瑟;比喻拘泥固执而不知变通。

胶柱鼓瑟是什么意思?

成语名字:胶柱鼓瑟

成语发音:jiāo zhù gǔ sè

成语解释:胶:用胶粘住;柱:瑟上调音用的短木;鼓:弹奏;瑟:一种古乐器。用胶把柱粘住;再去弹瑟;比喻拘泥固执而不知变通。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成语繁体:膠柱皷瑟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胶,不能读作“jiǎo”;瑟,不能读作“bì”。

近义词: 胶柱调瑟  刻舟求剑 

成语例句:情况变了,办法也要适应,不能胶柱鼓瑟。



胶柱鼓瑟的意思

胶柱鼓瑟的解释

鼓瑟 时胶住瑟上的 弦柱 ,就不能 调节 音的高低。 比喻 固执 拘泥, 不知 变通。语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王以名使 括 ,若胶柱而鼓瑟耳。 括 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宋 李纲 《桂州答吴元中书》 :“故在 靖康 之初,有备则当守, 靖康 之末,无备则当避,岂可胶柱而鼓瑟耶?”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 学士 》 :“ 荆公 胶柱鼓瑟, 三峡相连,一般样水,何必定要中峡。” 《红楼梦》 第五一回:“这 寳 姐姐也忒胶柱鼓瑟, 矫揉造作 了。”

词语分解

胶柱的解释胶住瑟上的弦柱,以致不能调节音的高低。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三国 魏 邯郸淳 《笑林》:“ 齐 人就 赵 人学瑟,因之先调,胶柱而归,三年不成一曲。” 唐 李绅《拜三川守》诗:“改张 琴瑟 移 鼓瑟的解释.弹瑟。《诗·小雅·鼓锺》:“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楚辞·远游》:“使 湘灵鼓瑟兮,令 海若 舞 冯夷 。” 郭沫若 《高渐离》第三幕:“自来弹琴鼓瑟的人都是瞎子,他不应该多了一双 眼睛 。

胶柱鼓瑟什么意思 胶柱鼓瑟解释

1、胶柱鼓瑟(拼音:jiāo zhù gǔ sè)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胶柱鼓瑟”的原义是鼓瑟时胶住瑟上的弦柱,就不能调节音的高低,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的人;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宾语;也作“胶柱调瑟”。

胶柱鼓瑟的意思及故事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下面是我整理的胶柱鼓瑟的意思及故事,欢迎阅览!

【成语】:

胶柱鼓瑟

【拼音】:

[jiāo zhù gǔ sè]

【解释】:

形不能灵活变通。多用于书面语中。胶柱鼓瑟”,亦作“胶柱调瑟”。比喻拘泥成规,不知灵活变通。

【出处】:

汉·扬雄《法言·先知》:“以往圣人之法治将来,譬犹胶柱而调瑟。”

【举例造句】:

若非公孙杵臼,焉得赵氏孤儿,既以遇难避仇,不必~。

【成语典故】:

典源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孝成王七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县西北)对垒,这时赵奢已死,蔺相如病重,赵将廉颇坚守营垒。“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结果,“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释义

赵孝成王听信了秦国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军最怕马服君的儿子赵括担任将军。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蔺相如劝阻说:大王凭名声用赵括,就像是把胶把瑟上的弦柱粘住来弹瑟,音调不能变通一样,他不懂得随机应变。赵王不听。结果,赵军被秦军打败,40万大军被活埋。赵国几乎灭亡。

标签:胶柱鼓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