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幫

位置:首頁 > 學前教育 > 

駑馬十駕下一句是什麼

駑馬十駕下一句是什麼

駑馬十駕”下一句是:功在不捨。

意思是:劣馬連走十天,它的成功在於不停止。

舍:捨棄,指不放棄行路。

駑馬十駕:劣馬拉車連走十天也能到達。駑馬,劣馬。

駕:古代馬拉車時,早晨套一上車,晚上卸去。套車叫駕,所以這裏用駕”指代馬車一天的行程。十駕就是套十次車,指十天的行程。此指千里的路程

該句出自《勸學》,是戰國時期思想家、文學家荀子創作的一篇論説文,是《荀子》一書的首篇。

《勸學》原文選段: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譯文:

堆積土石成了高山,風雨從這裏興起;匯積水流成為深淵,蛟龍從這兒產生;積累善行養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聖人的心境由此具備。所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駿馬一跨躍,也不足十步遠;劣馬連走十天,它的成功在於不停止。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麼腐朽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麼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作品賞析:

這篇文章分別從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態度以及學習的內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論説了有關學習的問題,較為系統地體現了荀子的教育思想。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闡明學習的重要性,第二段説明正確的學習態度,第三段論述學習的內容和途徑,第四段闡述學習的最終歸宿。文章語言精練,設喻貼切,説理深入,結構嚴謹,代表了先秦論説文成熟階段的水平。

在文章中,作者有時又採用對比的方法,將兩種相反的情況組織在一起,形成鮮明對照,以增強文字的説服力。例如,在強調學習必須持之以恆、用心專一時,他不但用了一些並列的比喻,也用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舉了蚯蚓,竟能在地下來去自如,而螃蟹卻連一個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這就表明,積”與不積”所產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

在荀子哲學思想中,積”字是一個重要觀點。荀子認為,要學有所成,必須堅持不懈地進行積累。一個人長期耕田,就會成為農夫,長期砍砍削削,就會成為工匠;長期販賣貨物,就會成為商賈;長期學習禮義,就會成為君子;聖人也只不過是人之所積”。這就好像越人安越,夏人安夏那樣,習慣成自然而已。瞭解了荀子這一思想觀點的重要意義,就不難懂得,他為什麼要費那麼大的力氣,選擇那麼多比喻,不憚煩地對讀者進行諄諄教導。

標籤:駑馬十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