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幫

位置:首頁 > 生活小常識 > 

中秋節的傳説來歷習俗

中秋節的傳説來歷習俗:傳説:嫦娥偷吃仙丹成了神仙,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並逐漸演化出眾多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的傳説來歷習俗

來歷:中秋節由古代祭月慢慢演變而來。

古代曆法把每個季節分為三個月,分別是孟月、仲月、季月。

農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農曆八月十五又正好在秋季的二分之一日,所以又被稱為中秋。

中秋節習俗:拜月、賞月:我國自古就有中秋節賞月的習俗。

人們在大香案上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等月亮掛到半空時便開始祭拜。

人們在自已的樓台亭閣上或家門口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敍談。

吃月餅:中秋節秋高氣爽,月亮最圓,全家團聚,“人月共圓”。

正是這種人們希望團聚的願望,因而形成了中秋節吃月餅的風俗。

人們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意”,把月餅當做吉祥、團圓的象徵,每逢中秋,皓月當空,閤家團聚,品餅賞月,盡享天倫之樂。

是中秋佳節必食之佳品。

賞燈:中秋節時,人們有放水燈的習俗,水燈漂浮在水面上,宛若羣星燦爛,引眾人駐足觀望。

人們高懸明燈、燈籠,慶祝中秋。

南方在中秋這日必玩花燈。

花燈包括各種各式的彩燈,如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子燈及鳥獸花樹燈。

廣西南寧除了用竹紙紮各式花燈讓JL童玩耍外,還有很樸素的柏子燈、南瓜燈、橘子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