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帮

位置:首页 > 生活小常识 > 

古代城墙有多高

古代城墙有多高的答案是:古代的城墙根据建设时间的不同,高度会有不同。同时,不同城池,城墙的高度也是不同的。唐代的长安城高只有6米,这还是都城的高度,其他城池更不可能有这么高,如果其他城池修建了这么高,就属于违制,会受到皇帝的惩罚。到了明代,南京城12米高,那么其他城墙最多也就是10米高,小一点的城,城墙连5米高都不到。。

古代的城墙根据建设时间的不同,高度会有不同。同时,不同城池,城墙的高度也是不同的,但绝不可能有几十米那么高,这是受限于古代材料和技术的限制。早期的城墙都是人工夯土建造的,这种城墙最多只能达到十米,再高的话,材料硬度不够,就会倒塌。到了后来开始使用石料修建城墙,虽然硬度跟得上,但修筑这样的城墙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没有充足的财力和人力保障,根本修建不起足够坚固的城墙。像几十米高那样的城墙,都要有十几层楼高了,是根本不可能的。

唐代的长安城高只有6米,这还是都城的高度,其他城池更不可能有这么高,如果其他城池修建了这么高,就属于违制,会受到皇帝的惩罚。到了明代,南京城12米高,那么其他城墙最多也就是10米高,小一点的城,城墙连5米高都不到。

当然了,重要城镇,边塞地区出于对外作战和防御的需要,修建得又高又坚固则是必要的,这时候也有可能会胜过都城。比如汉朝时,防御匈奴的重镇雁门,其高度就能达到10米,比当时都城长安要高出不少。南北朝时期夏国的统万城,高度达到8米,也比中原的许多城池都更高

但综合而言,古代城墙是不可能有几十米那么高的,最高也就十几米,七八米的高度似乎是大多数城池的惯例,而小的城池,三五米也就很正常了。

古代城墙有多高

城垣墙体之构筑,多数皆为夯土。我国原始社会早期城市之墙垣,其夯筑技术较为粗糙。具体表现在夯层较厚(一般厚10厘米左右,最厚可达30厘米)且不均匀,夯打亦不够密实,有时还采用了简单的堆砌形式,因此墙身的坚固性较差。

其夯筑过程为先筑高约1.2米之矮墙,后在此墙的内、外侧分别积土斜夯,待筑至上述墙顶后,再在其上筑第二层矮墙。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所需高度为止。

当时此类城墙的外壁较陡,一般与地面约成50度之夹角。内壁面则成15度—25度之缓坡,推测是为了增加墙体后推力的缘故。因此城墙基部宽度常在10—30米左右,墙高约为8—10米。

城墙又有狭义和广义两种。从狭义方面而言,它仅限于城市这一范畴,即包括一切城市(帝都、王城、郡、州、府、县)的内、外城垣。

至于广义的城墙,除了上述城市城墙以外,还应包括属于陵寝、坛庙、苑囿、坞堡等多类建筑组群的墙垣(主要是外垣)在内。

位于疆域边境的边城,也是使用城墙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产生原因,仍然是出于防御,但产生的时间,则应较城市城墙为晚。

标签:城墙